防范网络诈骗:互联网金融加速落实反诈义务

2024-04-04 35阅读

  【国家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犯罪目标从用户手里的储蓄,到针对用户在各大贷款平台上的信用额度,从“有钱才可以被骗”到“没钱也可以被骗”。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用户对于“网络小贷的快捷方便特性是否助长了电信网络诈骗猖獗”提出置疑。


那么,在全社会共建金融反诈防线过程中,金融机构以及贷款平台承担的责任究竟有哪些?目前各大平台都采取了哪些做法?


已在法律层面提供全面指引


“在手机应用程序上只是点点头、摇摇头就给我授信,原本我手里已经没有钱可被骗了,网络贷款的存在直接让我又背上了多笔贷款。”一位遭遇电信诈骗的男士在某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受骗经历时,将矛头指向了提供网络信贷服务的主体。与此同时,也有多名有相似经历的用户表示,网络贷款主体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彭凯告诉记者:“目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一方面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确实导致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一些新特性,电信诈骗的打击难度更高。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指引。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能需承担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两方面的义务。”


彭凯进一步分析道,在金融治理方面,表现为对账户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具体而言,其一,要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其二,要履行开户管理义务,包括进行开户数量管理以及异常开户核查两个方面。其三,在开户之后,要持续履行异常账户监测识别的义务,建立监测机制,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防范账户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生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因此机构还可能需要承担互联网治理的相关风控职责。一方面是履行真实身份信息核验义务,机构在提供相关互联网服务的时候,应当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另一方面是对于异常账户的监测识别义务,若发现有涉诈异常账号情况,也应当依法采取核验、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相关处置措施。”彭凯补充表示。


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助贷公司,彭凯坦言,目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并未明确其义务。而且,对于许多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其依赖于助贷机构推荐获客,自主风控能力建设也存在挑战。

防范网络诈骗:互联网金融加速落实反诈义务


“但是,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主体,前述机构也必然要承担相关的反电诈义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参照相关法规履行金融方面合规义务。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深度发展的情况下,这些机构的绝大多数业务也是在线上开展的,因此也需注意针对互联网治理的几个方面做好风险防范。在防范电诈工作中,还有一些其他较为通用的职责与义务,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都需要着重关注。首先是按照《个保法》的相关规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非法获取的各种个人信息准确锁定被害人、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因此,建议各机构要加强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治理。其次是反电诈的宣传教育义务,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向员工和客户传达反电诈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当运用风控手段识别出风险时,注意要及时在相关业务活动中作出提示,传达相关风险与法律要求。”彭凯强调。

  【国家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110官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