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俩迎来“他”的30岁生日,上海“110”报警服务台“而立之年”的故事瘦成一道闪电!贾玲秘密闭关一年,成功掉重100斤,近照十分惊人

2024-04-04 28阅读

  【国家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从单一报警到多元集成,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发现,从传统模式到科技赋能,宝山公安伴随着“110”报警模式的迭代升级,让服务群众、打击犯罪、应急处置等变得更及时、更精确、更有力。今年5月1日,上海“110”报警服务台将迎来他的30岁生日,让我们走近一对警界师徒,和他们一同体验“110”报警服务台“而立之年”的变与不变 。

师徒俩迎来“他”的30岁生日,上海“110”报警服务台“而立之年”的故事瘦成一道闪电!贾玲秘密闭关一年,成功掉重100斤,近照十分惊人

宝山公安分局供图(下同)

处警就靠腿 线索都是问来的

“当时我们都是在窗口等着老百姓来报警的。”今年53岁的任晓华是宝山公安分局庙行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至今对1991年刚参加公安工作时接手的一起“有味道的盗窃案”记忆犹新。

“阿姨,你回忆一下,痰盂是一直放在门口?”接到“痰盂失窃”的报警后,任晓华拿起笔记本,骑上自行车,穿过小巷弄堂,绕了好几圈,花了30多分钟才找到报警地点。顾不得擦汗,任晓华马上着手调查,可弄堂里面人来人往,家家门口都放着一个痰盂,样式也比较类似,他只能挨家挨户地问了起来,甚至还要拿起几个痰盂比对一番。“爷叔,隔壁阿姨家门口的痰盂你见过吗?”问了几户人家都没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正当任晓华犯愁之际,听到了一条重要线索。“王姐,你昨晚不是自己拿进屋了吗?”对门邻居的一番提醒让王阿姨恍然大悟。原来在报警的前一晚,报警人自己将痰盂拿回了家中,结果第二日一早却忘记了。

“那时师父告诉我,群众的所见所闻是最好的线索来源,到现场就是多问、多看,总能有所收获!”任晓华这样说道。

师徒俩迎来“他”的30岁生日,上海“110”报警服务台“而立之年”的故事瘦成一道闪电!贾玲秘密闭关一年,成功掉重100斤,近照十分惊人

综合指挥室:让处警与110报警实现同步

自1993年5月1日,上海“110”报警台成立以后,越来越多的警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个电话就能实现“有困难找民警”,让市民初次感受到了报警台带来的便利。“最初只能盲目地照着报警人的描述去找地址,后来在‘110’下发的警情中会进行很详细地描写,再加上有了手持电台,信息互通更加方便,处警效率更高了。”报警台成立后,任晓华能够更快地赶到事发现场。

同时,为了适应“110”接警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治理的需要,派出所相应成立了“巡逻队”“接警组”等专门负责“110”处警的队伍,任晓华也成了这支队伍中一员。2014年,他的身边又多了一位徒弟——刚从警校毕业的“90后”民警刘骏涛,他最常提醒徒弟的一句话就是:好的传统不能丢!

2019年,随着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建立,刘骏涛从110接处警岗位调整到了综合指挥室,一线战斗员成了“110”接处警的幕后“大脑”。

“民警任晓华,综合指挥室视频巡查发现一名男子在南蕰藻路桥附近落水,请立即前往处置,收到请回答!”听到电台中徒弟刘骏涛的呼叫后,任晓华立即驾驶武装巡逻车,5分钟内便与同事赶到现场,与此同时,综合指挥室也接到了“110”报警台下发的警情。打开后车门、拿出救生绳抛入水中,任晓华与同事熟练地操作着武装巡逻车内的装备,最终与周围群众一同成功将落水男子救起。

对于这种紧急情况,任晓华并不陌生。为及时发现辖区内的突发案事件,派出所根据自身辖区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视频巡逻机制,定时对重要路段,医院、学校、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多频次巡查。“从被动等待转化为主动出击后,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应对速度。”综合指挥室副主任刘骏涛介绍道。

师徒俩迎来“他”的30岁生日,上海“110”报警服务台“而立之年”的故事瘦成一道闪电!贾玲秘密闭关一年,成功掉重100斤,近照十分惊人

警民智联平台:让报警方式更加多元

“小刘,警民智联平台上有居民反映,前几日在楼栋门口看见有陌生人晃悠,怀疑是偷东西的。”2023年1月,转岗至社区民警的任晓华在警民智联平台看到一条线索,立即推送到了综合指挥室。上线于2020年5月的宝山公安警民智联平台是依托1.5万个警民微信群搭建的“线上警务室”,能够覆盖100多万辖区居民,通过群众反映的各类信息,及时介入开展调解处置,化解日常矛盾隐患,让接警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

刘骏涛在掌握该条线索后立即与任晓华开展调查。爬楼、串门,二人挨家挨户询问情况,“这个人我有印象,他好像是个外卖员。”根据几位居民提供的线索,刘骏涛通过调阅公共视频,找到当事人,查清了事情真相。原来,所谓的陌生人其实是个外卖员,恰好当天没有穿制服,才被热心的居民误认为是“小偷”。

虽然是一个“乌龙”,但小区对陌生人出入的管理隐患也引起了任晓华的重视。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情况,任晓华和刘骏涛连续多日主动召集居委、物业,商议优化小区的安防措施,最终决定发放与住户绑定的门禁卡,并在原有基础上增配小区内部志愿巡逻力量,这一举措也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现在很多警情不是在现场就能处理完结的,尤其是矛盾纠纷类的警情,我们都会做到持续跟进,记得有次调解,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才得以解决。”如今,53岁的任晓华和33岁的刘骏涛奋战在不同岗位上,一位是扎根小区、群众基础深厚的“老娘舅”,一位是调度精准迅速的综合指挥室“大脑”,时间的变迁改变了这对师徒的工作岗位、方式和习惯,但至今未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本质。

通讯员 游健一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国家反诈中心】

@电信诈骗报警中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110官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